2022年5月21日,中國政府審計研究中心"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CCGAR雙周論壇走進成渝高校行動計劃(西南交通大學站)"在我院成功舉辦。康奈爾大學楊平教授、西南交通大學李芾教授、中央財經大學宋順林教授、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何文先生作了主題報告,西南交通大學博士研究生肖琳分享了工作論文。西南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長軍及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郭強致歡迎辭,郭強和中國政府審計研究中心主任蔡春教授分別作了論壇總結發言和答謝致辭。

本次論壇線下會場由西南交通大學葉勇教授主持,線上會場由中國政府審計研究中心博士生沈喆主持。來自康奈爾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近50個單位的200余位嘉賓以線上和線下方式參加了論壇。


西南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長軍出席本次論壇并致歡迎辭。他對此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與會學者的到來表示衷心感謝,并向與會學者介紹了西南交通大學悠久的辦學歷史和近年來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面等取得的豐碩成果。他表示西南交通大學很榮幸成為此次行動計劃的站點之一,相信此次論壇將進一步增進會計學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建設,祝愿本次學術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學院執行院長郭強教授在致辭中介紹了經濟管理學院的發展歷程,感謝學校對此次活動的支持,感謝與會學者參與此次活動,衷心祝愿本次學術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楊平教授作了題為“SEC monitoring and confidential treatment requests”的主題報告。他首先介紹了美國證監會對某些上市公司提出的保密申請做出的處理,并提出其中較大的問題是如何鑒別這個保密請求是出于商業機密還是不想披露不利消息。SEC在2018年及之前是根據保密信息的重大程度和對公司經營的機密程度對公司提出的保密申請進行審批,2019年之后調整為事后追責,楊教授認為這將鼓勵公司管理者通過保密要求隱藏重大不利消息的投機動機。楊教授的研究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對公司財報中隱藏后又披露了的內容進行文本分析,發現其中大部分是負面消息;第二是分析曾經加密過的內容重新公布時的市場反應,發現披露前后10天內的平均累計收益率為負,并且驗證了市場反應和公告有一定的相關性;第三是分析財報有隱藏內容時是否存在內部交易,發現在隱藏內容為負面信息時,公司高管有較大可能會在做出申請的三個月內賣出股票。楊教授總結,SEC駁回公司保密申請,要求必須披露的內容大概率是壞消息,通過內部人的異常交易分析看到沒有被駁回的公司則大部分沒有問題,2019年制度修改后可能會延長壞消息傳導到市場的時間。
在交流討論環節,與會老師就研究數據的獲取方式、SEC的審批影響因素、保密制度的機制等具體問題與楊平教授進行了交流。

李芾教授作了題為“高速列車的運用及發展 ” 的主題報告。李教授介紹了中國鐵路從無到有,從跟進到引領的過程及中國高速列車技術的發展歷程,指出當前中國鐵路仍存在運力不足問題,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速度更快的磁懸浮技術。李芾教授也介紹了軌道交通裝備的發展情況,包括動車組的類型和組成部分等,指出牽引傳動系統、制動系統、轉向架、車體是動車組的四個關鍵部分。李芾教授還綜合分析了不同國家高鐵的特點和發展歷程。
在交流討論環節,與會老師就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不建設高鐵的原因等和李芾教授進行了交流。

宋順林教授作了題為“價值不確定性理論與科創板新股定價” 的主題報告。宋教授指出,過往研究表明股票價格的波動有時候很難用有效市場假說去解釋,但比較符合行為金融中的投資者情緒理論。他通過研究發現,股價波動的根本原因不是投資者情緒,而是公司價值的不確定性。公司的價值不確定,投資者在不同階段就會產生不同預期,且預期具有短期的不可證偽性,因此投資者情緒會影響股價。宋教授介紹了價值不確定性對新股定價的影響。新股定價的特點是一高一低,首日的回報率高而長期(上市前三年)的回報率低;次新股則具有高估值、高換手、高波動的三高特點。他認為新股高度的價值不確定性影響了股票定價,中國IPO首日回報率的主要原因就是二級市場對新股價格的高估。宋教授也研究了一級和二級市場的價格管制對新股定價的影響,發現價格管制使得發行價和發行后的交易價格失去了傳遞價值信號的功能,進一步加大了新股的價值不確定性,使得投資者更可能去炒作公司,推高股價;科創板新股由于其自身特點具有更高的價值不確定性。宋教授認為這個研究對監管層有幾點啟示:打擊次新股惡性操縱、容忍合法的新股投機、消除影響企業價值不確定性釋放的管制、助推削弱價值不確定性的投資生態、包容新股破發行為。
交流討論環節中,葉勇教授、蔡春教授等就價值不確定性的衡量標準、減少新股定價波動的方法、價值不確定性和投資者情緒的關系等問題與宋教授進行了交流討論。

何文先生作了題為“企業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 的主題報告。何先生認為,財務管理主要涉及資產的取得、使用和保全,具體層面則是財務政策的制定。何先生認為制定財務政策的理念和基本原則包括三方面:一是依據企業的發展戰略、財務戰略確定的短中長期的經濟運營目標;二是依據短中長期的目標決定資產總量及相應結構;三是依據資產總量及機構目標來決定資金來源的形式渠道。何先生指出,會計與財務管理相輔相成:會計核算產生的數據資料是財務管理的基礎,而兩者的區別則在于對象和工作重點,會計著重分析過去和現在的數據,財務管理則主要是根據歷史數據資料進行預測。未來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將不斷協同融合,為此我們需樹立正確的會計觀,制定完善會計制度,構建新的確認和計量模式。隨著技術發展,以共享中心為基礎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興起,財務職能劃分越來越清晰,企業需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交流討論環節中,與會師生就集團審計的效果、人工智能對會計核算的影響等問題與何文先生進行了交流討論。

博士研究生肖琳作了題為“The Effect of Organizers on Analysts’Forecasts: Evidence from Conference Calls in China”的工作論文報告。她以萬得電話會議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電話會議能否提高分析師的盈余質量,包括能否提高預測的準確度和降低預測的離散度;二是分析主辦方的不同是否帶來分析結果的差異。文章以2015-2019年萬得電話會議數據為研究樣本,研究結果驗證了兩個假設。進一步研究發現,主辦方是頭部還是非頭部券商,主持人是否是明星分析師對分析師的預測結果影響不顯著。

郭強教授對此次論壇進行了總結。他指出,本次論壇知名專家學者云集,研討內容非常豐富,是一場高水平的學術盛宴。論壇期間,楊平教授探討了公司申請商業機密保護到底是為了隱藏壞消息還是真的為了保護機密,對研究美國的資本市場監管政策很有啟發;李芾教授圍繞高鐵發展這一國家戰略展開分析,形象生動地講解了高速動車組的技術發展與現狀,讓我們感受到了國家發展的強勁動力;宋順林教授針對價值不確定性與新股定價關系的主題報告極具現實意義,為中國目前面臨的科創板新股定價的研究提供了借鑒;何文先生來自實務界的主題報告為學術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話題;博士研究生肖琳的工作論文圍繞中國情景下的電話會議展開研究,選題角度獨到。郭強教授再次對各位嘉賓的參會表示感謝,并祝愿中國政府審計研究中心雙周論壇走進成渝高校行動計劃越辦越好。

中國政府審計研究中心主任蔡春教授表示此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由衷感謝大力支持此次論壇舉辦的西南交通大學及經濟管理學院的領導和老師們。蔡教授介紹了中國政府審計研究中心的發展歷程,中心是2007年由國家審計署審計科研所、中國審計學會和西南財經大學共同搭建的審計理論學術研究平臺,創設了諸如“雙周seminar"等多項特色學術活動。”雙周seminar“自2010年開始連續編號,已舉辦180期。中心致力于推動審計理論創新發展、關注國家審計的創新發展、推動和服務于學科治理和人才培養,得到眾多同行專家的支持。本年雙周論壇創新組織形式,推出”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CCGAR雙周論壇走進成渝高校行動計劃“。在疫情形勢下,雙周論壇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拓寬了學術交流的平臺。蔡教授對線下及線上嘉賓的參與表示感謝,并希望大家進一步加強學術交流。



本次論壇主題報告內容精彩紛呈,與會嘉賓交流氣氛活躍。思想的交流、知識的碰撞,讓每一位參會師生受益匪淺、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