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新中國史記錄了黨和國家走過的足跡,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經驗和思想智慧。高度重視學習和總結歷史、注重從歷史經驗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為開展學習“新中國史”專題,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17時,經濟管理學院碩士2020級第一黨支部在九里校區4118教室,召開了本學期第二次專題黨組織生活會。本次會議由支部內的蘇清蘭同志進行主講,支部全體黨員參與本次會議。
本次專題學習組織生活會的主題為:“新中國·新時期·新時代”,蘇清蘭同志從新中國:為進入社會主義作準備,中華民族站起來;新時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華民族富起來;新時代: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中華民族強起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四個方面為大家展開了講述。
70多年的新中國史,是一部黨領導人民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不懈奮斗的歷史,也是不斷探索和深化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后,黨團結帶領人民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展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國家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科學文化等各項事業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曾在探索中走過彎路,遭受過巨大挫折,痛定思痛,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我們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最終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之路。這條道路不是上天的饋贈,而是黨帶領中國人民在艱辛探索中開辟出的適合中國國情和長遠發展的特色道路。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正是黨領導人民,創造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天換地的壯舉、驚天動地的事業。實踐充分證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我們黨早在1956年就提出了“探索在我們國家里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盡管探索艱辛坎坷,但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蘇清蘭指出,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現代化,都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特別是在中國這樣的大國實現現代化,世界沒有先例。
講述結束后,有幾位同志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感悟。

張珊珊同志感慨到:“學習新中國史,才能了解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不易,才能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來之不易,提升愛國、愛黨和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覺與自信。”
夏雨同志說:“要深刻認識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對于更好認識發展規律、把握前進方向、指導現實工作,更好適應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自覺性。”
趙燕同志指出:“我們學生黨員要在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領會初心使命、堅定前進方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沈俊宏同志說:“我們應該要堅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營養,強化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提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能力和水平。”
蘇清蘭同志總結到:“學習歷史是為了鑒往知來。新中國史是一部奮斗的歷史。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是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要更好激發我們黨員的奮斗精神,充滿激情、富于創造、勇于擔當,要加深對歷史規律性的認識和歷史必然性的把握,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更好戰勝前進征程上的困難和挑戰。”
至此,本次黨組織生活會活動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