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鞏固深化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經濟管理學院本科第一黨支部組織開展了“堅定文化自信,強化使命擔當,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考察足跡”校級示范性學生黨支部特色活動。本次活動由鞏固學習、實踐研學和主題研討三部分組成。
聚焦主題主線,在政治理論學習上“下功夫”
本科第一黨支部深入落實“思想引領、學習在先”,擰緊學生黨員“總開關”。10月26日,支部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結合四川大學博物館實踐研學經歷,集中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淵源、豐富內涵、精髓要義、實踐要求和世界意義等內容;同時組織黨員自學有關主題教育最新重要講話精神,營造理論學習濃厚氛圍,持續打造“學習型”黨支部。

聚焦足跡尋訪,在強化實踐鍛煉上“出亮點”
支部堅持“學”與“踐”相結合,積極探索支部學習新方式和新思路。11月2日,由黨支部書記薄慧和副書記王子琦帶隊,前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的三星堆博物館進行實踐研學。

在途中,梁奕祺和紀詩琪兩位同志組織黨支部成員進行了知識競答,包含主題教育基本知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四川特色文化、成都大運會中的文化元素、三星堆的歷史淵源等內容。支部成員踴躍回答問題,積極交流。

三星堆,作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是古蜀文明、長江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起源和發展脈絡的實物例證。有“通天神樹”之稱的青銅神樹將千年神話故事具象化;通高近三米的青銅立人像擁有精美細膩的服飾刻畫,向千年后的人們展示著古蜀人的智慧;擁有縱目的青銅獸面具,不禁引人回想起《蜀道難》中“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的古老傳說;還有金面罩青銅人面像、金面具等等跨越千年的文物都帶著神秘的面紗“蘇醒”在了世人面前……黨支部成員沉浸在這場與千年文明的會面中,切身感受著古老的中華文明帶來的震撼和文化浪漫。


參觀結束后,本科第一黨支部在展館門口進行了分享與交流。支部成員積極發言,張銘思甜、遲奕晨和梁奕祺同學將自己家鄉的傳統文化發展和個人自身經歷與本次參觀相結合,講述自己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黨支部副書記王子琦對本次實踐研學活動進行了總結,他指出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對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豐富發展和重大創新,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希望支部成員將此次的實踐研學與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結合起來,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堅定文化自信,自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賡續中華文脈,擔當起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使命。


聚焦深研細悟,在共享研學心得上“提實效”
為增進支部黨員對中華文明的了解,強化黨員文化傳承的責任與擔當意識,把握好“七個著力”,11月16日,黨支部圍繞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結合研學心得體會,在J4107開展主題研討。

首先,何佳和遲奕晨以“我心中的中國故事”為主題,介紹了文物保護人——韓紹榮扎根玉皇山二十年,自發帶領群眾保護文物的故事。呼吁青年黨員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把文化價值傳承好,為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貢獻力量。

隨后,熊俊媛和楊昕怡分享了 “成都大運會”和“杭州亞運會”中的中華文化元素。她們介紹兩場體育盛事都將地方特色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文明相結合,向世界展示了極具歷史底蘊的中國浪漫和文化活力。

接著,張銘思甜和虞麗君結合自身前往三星堆博物館研學的所見所聞和心得體會,與支部成員共同學習和探討在新時代如何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她們提到,在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這四大文明古國中僅有我國的中華文明延續不斷、經久不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緊跟黨的步伐,增強擔負文化使命的責任感使命感。

最后,薄慧書記對黨支部的主題教育學習進行了回顧和總結。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支部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積極尋求學習實踐形式新突破,積極與其他支部共建聯學,不斷創新政治理論學習形式,在個人自學、黨員領學、主題講學、集中研學中推動學生黨員思想和黨性升華。同時,她提出了更明確的期望,希望更多支部成員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不斷加強支部的凝聚力、組織力和戰斗力;堅持腳踏實地,將理論學習與課堂學習、日常活動、實踐鍛煉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